第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在京閉幕
2014年10月31日晚,伴隨著指揮大師帕沃·雅爾維與巴黎管弦樂團奏響的最后強音,以“幻·響——理查·施特勞斯在北京”為主題的第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落下帷幕。短短23天時間內,來自全球20多個國家的精英藝術家、演奏團體紛至沓來,10臺施特勞斯專場音樂會、16首作曲家管弦代表作相繼上演、2部歌劇實現國內首秀,超高的藝術水準,親民的低票價,這些都讓本屆音樂節又一次成為首都文化舞臺最耀眼奪目的藝術節日。
2014年的第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目光對準了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最偉大的歌劇及交響樂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在這位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誕辰150周年之際,音樂節以大誠意、大手筆、大制作,史無前例地向這位彪炳史冊的音樂藝術大師發起紀念,在國內、乃至全亞洲古典音樂舞臺都可謂獨領風騷,在全球“施特勞斯年”的紀念行列中,無疑讓世界聽到了中國的聲音。其中,北京國際音樂節創紀錄地推出了16部理查·施特勞斯的管弦樂作品,幾乎囊括了作曲家畢生的創作精華,甚至包括像《家庭交響曲》、《變形》、《D小調諧謔曲》等鮮有在國內舞臺演奏的冷僻曲目,而施特勞斯的《D小調第一交響曲》等多部作品更是首次出現在中國觀眾面前。同時,今年重磅推出的兩部施特勞斯歌劇,《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島》與《艾萊克特拉》也再度延續了音樂節致力于打造高品質歌劇演出板塊的傳統,為國內歌劇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欣賞體驗。
“中國概念”一直是17年來音樂節所留下的最寶貴文化財富,本屆音樂節在向德國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誕辰150周年致敬的同時,也在以獨特的方式紀念一位中國音樂先驅,他就是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教育家黃自。2014年適逢這位泰斗級音樂家誕辰110周年,第十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以一場名為“時光·傳承——黃自作品音樂會”寄托了對這位中國音樂大家的紀念之情,在傳播西方音樂經典的同時,又一次肩負起弘揚中國音樂瑰寶的重任。
不僅如此,10月17日亮相三里屯的“漫步茶馬古道——云南少數民族原生態音樂會”更是將茶馬古道沿線8個少數民族音樂原汁原味呈現在音樂節舞臺上。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表示,在如此亮麗的演出陣容面前,北京國際音樂節依然堅守著低票價政策,讓高雅藝術真正成為百姓福祉。在今年音樂節售票工作開始前,看到節目單上如此眾多國際一線名團、名家參演,不少樂迷猜測今年的票價會有所提升,因為同樣的樂團,在國內其他城市演出時,平均票價接近千元,最高票價甚至超過兩千元。然而在音樂節售票工作開始后,等待購票的觀眾驚喜地發現,票價如往年一樣,依舊維持在80元至180元的水平。如此有吸引力的票價令很多期待聆聽三大樂團音樂會、兩部歌劇演出的觀眾都不免吃驚。一位曾經在歐美各國游歷過的樂迷感慨:“從演出的性價比上看,北京國際音樂節差不多是全世界最高的了,180元檔的門票可以在較佳的座位欣賞世界一流樂團的演出,這在全世界范圍內也不多見。